太伏火腿、月母鸡汤、黄八香肠 这三款“非遗”美食,款款都是泸县味

在漫长的岁月里

生活在泸县这片土地的人们

通过长期实践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食

要说什么美食能代表泸县味道

“非遗” 美食必须在线

观音场月母鸡汤

鸡汤,承载着大多数人的美好记忆。在泸县,这碗汤,叫省级非遗——观音场月母鸡汤。nEO_IMG_1.jpg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女人怀胎十个月,孕育出一个鲜活的小生命,为此身心付出巨大。在川南的民间习俗中,自分娩后的40天时间内,为“坐月子”,产妇俗称“月母子”。观音场月母鸡汤制作技艺就是在“月母子”产后营养补充、身体恢复、哺育婴儿期间产生的。

nEO_IMG_2.jpg

清朝末年,观音场月母鸡汤技艺的第一代传人程正荣为观音场一家熊姓大地主家伙夫,正赶上三姨太生下第八胎是儿子。主人家令其程正荣专门从事“月母子”的饮食调理。程正荣便从鸡的选择、鸡体部位、刀功墩法、鸡汤熬制、辅料搭配、熬制火候等作了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月母鸡汤的制作技艺。到满月之期,“月母子”又白又胖,脸色红润,小儿子体重增加,聪明可爱。程正荣也得到了熊姓大地主的十担谷子的奖励。从此观音场月母鸡汤为程家世代相传至今,到程烽为第六代传人。

nEO_IMG_3.jpg

观音场月母鸡汤制作技艺具有传统民间特征,包含有水源水质特征、主料和辅料特征、鸡汤熬制火候特征及其饮食营养特征。它是川南汉民族民间传统饮食技艺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技艺具有同行业独特的风格,极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观音场月母鸡汤技艺的产生、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强身健体的愿望,体现了汉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态。是研究和丰富中国饮食传统技艺文化发展的极好素材。

nEO_IMG_4.jpg

奇峰永安寨黄八香肠

泸县的香肠,花样之丰富,令外地人乍舌,一年四季都有味道巴适的腊制品种。

nEO_IMG_5.jpg

永安寨自古就是荣昌通住泸州的必经栈道,南来北往的商贾都期望在这个西南一隅的栈道分享一道舌尖上的美味。于是,作为一道正宗地道的本土腊制品,市级非遗——黄八香肠诞生了。

nEO_IMG_6.jpg

黄八香肠是传统食品,全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而成,是传统手工技艺。主要以以猪夹瘦肉为主要原料,辅料为猪小肠、花椒、辣椒、胡椒、八角、砂姜、角回、回香、烧酒、味精、白糖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

nEO_IMG_7.jpg

黄八香肠制作工艺流程为选料、切料、拌辅、装肠、通形议放气、凉晒除水、加热发汗、吹风排气、微火烘烤、包装成品,通过36道工序,且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充分掌握火候,因此永安寨黄八香肠的制作技艺属曲型的饮食制品行业中的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nEO_IMG_8.jpg

太伏火腿

据泸州市志记载,太伏火腿制作技艺有上百年历史。

nEO_IMG_9.jpg

太伏火腿业兴起,源于清代末年的重大社会变革。由于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农户所宰杀的年猪,在短期内自食有余,出售又受流流限制,为此,用食盐腌制加工贮备,以便随时食用。经腌制的猪肉,特别是后腿肉,切开后香气扑鼻,颜色嫣红似火,故称火腿。这一方法在民间相互传播,四方流传,逐步形成大体一致的腌制技术,世代相传。

其风味以汉民族口味为主,咸、辣、麻、香、甜、怪味浓兼具。

nEO_IMG_10.jpg

据太伏火腿第十六代传人邓全文介绍,在解放前民国初期,其第十四代传人邓祖文,因是青狮板桥冯湾大地主李春林的管事,每年腊月都要为地主李春林腌制近100支火腿,供为地方官绅进奉上司或钦差大臣的贡品。于是太伏火腿制作技艺被邓氏家族传承发展,至邓志辉一代为第十七代传人。

如今,吃上一片薄薄的太伏火腿,浓浓的乡愁便早已溢上心头。

nEO_IMG_11.jpg

探寻泸县“非遗”美食

不仅是探寻美味

也是在寻找一座城市

味道上的集体记忆

(来源:文旅泸州  图文:黄敏 钟翔 魏生梅 邓志辉)

原创文章,作者:深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830.com.cn/archives/757

(0)
深客的头像深客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宾荔 大泸 泸礼 一泸有礼